真武山公墓清代墓碑看历代的墓志铭墓志
2022-09-12 已有人已阅读《精华摘要》庶民百姓的墓志则显得简陋,边长仅30余厘米,少数还刻在砖上。与庶民百姓相比较,唐代达官贵族不仅普遍使用墓志,而且墓志的形制更巨大,墓中设志,已成为达官贵族一种固定的丧葬习俗和制度,已发掘的唐太宗昭陵的十几座陪葬墓内,都有墓志。
墓志又称墓志铬。它是埋入墓中记载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标识物。墓志作为标识墓主身份的一种附葬品,入葬时,同棺椁一起置于墓中,大多平放在墓室中墓门前,墓主头前或道中。一般习见的墓志多为方形石质或砖质,个别也有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在墓志上镌刻的文字,繁简不一,书体不一,字数由十数字至数千字不等。标准的墓志志文包括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记叙墓主生平事迹的散文叫做志文;后一部分是一段韵文所作的铭文,也称作辞,内容多是对死者的溢美颂扬之词。墓志的作用和墓碑相似,是把墓主的姓氏、世系、职官、生平事迹、卒葬年月和后人对他的颂扬溢美之词勒之于石上或砖上,埋之于地,以期千秋万载,永世流传,铭志不忘。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墓志是我国古代墓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和官僚墓普遍使用墓志。到唐代,一般士人和黎民百姓墓也普遍使用墓志,一直沿用到明清,延续一千多年。墓志也是我国古代丧葬礼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里,墓志的形状、花样也因墓主的身份不同而有区别。墓志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载体,其中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通过它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职官、氏族、地理建置、风俗制度、历史变迁等。墓志也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文人士子多作撰写;很多墓志出于一代名流之手,在文学和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隋唐时期,墓志及为盛行,墓志的雕饰、书法和文体都达到了它的艺术高峰。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作为封建社会墓葬制度中重要成分之一的墓志,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沿变成现在习见的标准形制的呢?墓志的产生,是议定历史时期社会风尚习俗的产物,特别是与丧葬文化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两汉时期,厚葬之风昌炽,而厚葬之风的兴起,自然是鬼魂迷信深化的表现。汉人把阴间完拳看成是阳世的翻版,阴间世界是由神衹所支配。在神祗下面,又设有各级官吏管辖死者。人死后,意味着其灵魂进入阴间世界去生活,为此要把死者在阳间世界的档案材料,包括死者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卒年月及埋葬情况,转到阴间世界里去,这样渐渐产生了墓志这种重要的附葬品。从墓志自始至终与死者一起埋入墓室之内和早期墓志记载死者姓名、籍贯、年龄、身份和生卒年月及埋葬情况来看,墓志的起源很可能是汉代鬼魂观念的产物。当然,墓志也包含着标识墓主身份的作用。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另一方面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任何一种习俗和任何一种器物都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墓志也不例外。随着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墓志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上,陆续有了墓主生平事略和颂词铭文;又由于迷信色彩开始淡化,墓志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向着墓主身份标识的方向发展,旨在让墓主千秋万代,永世流传。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墓志形制和志文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至迟在东汉时,墓志就已出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晚期延平元年「公元106年」贾武仲妻姜墓志,此志长达一百九十余字,已有死者生平和铭辞。但汉代墓志,尚未成制度魏晋时期,墓志开始大量出现在墓葬中,是墓志的成长时期。之所以这一时期墓葬中较为普遍使用墓志,跟汉魏禁碑有着直接的关系。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厚葬之风的一个高潮,民间崇尚厚葬和树碑颂德。到了曹魏时期,鉴于当时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凋敝,以及厚葬之风的泛滥,曹魏政权的开创者曹操以天下凋敝为由,下令不得厚葬,又禁止墓前立碑,魏文帝曹丕也一再重申禁碑之令。史书记载,曹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大将军参军王伦死了,其兄长王俊写了一篇表德论,内中说道,虽然你功德崇高,但王令不可违,所以不能给你「指王伦」立墓碑留名后世了!可见当时禁碑之森严。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到了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又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颁诏禁碑,指出刻石立碑妄自吹嘘,伤财害人莫过于墓碑,强令禁止用碑。虽然魏晋碑禁严厉,但立碑扬名这一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积习难返,成为社会上丧葬之礼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于是只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在墓中墓志上作文章,在丧葬中纷纷用墓志来标识死者的身份和颂扬死者的生平事迹,而不是仅仅告诸于鬼神了墓志便发展起来了。而且墓志的形式和内容都和地面上的墓碑相同,只是形体缩小而已。如1953年洛阳出土的晋元康年间徐美人墓志,志石为主首方座,高93厘米,宽52厘米,志石阳面刻文23行,每行33字,志石阴面有16行首题为“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铭”。此外,洛阳出土的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徐夫人菅洛墓志、元康年间的成晃墓志等都和地面上的墓碑相同。这些墓志除有志文介绍死者的生卒外,还有四言韵语组成的颂辞。但多数墓志仍很简单,只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和生卒情况。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南北朝时期是墓志的定型时期,基志的形制和内容都开始有了议定的规制,墓志的名称也正式出现,墓志比以前更为流行,墓志已成为墓葬的主要组成部分。形制多呈方形,并开始出现志盖,呈盝顶形,也有个别作龟形。上下相合,上为“盖”,下为“志石”,称作一合墓志。志文的内容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首先追叙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履历、谐系;叙述和称颂死者的生平事迹、才能品行;最后是被称作“铭”的韵文,用来表达哀悼和称颂。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墓志颇多,其中不乏有重要价值的墓志。今藏西安碑林的的北魏元桢墓志,志长、宽均为67厘米,楷书17行,每行18字。元桢是北魏恭宗第11子,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元桢与怀朔镇将汝阴灵王天赐一起因贪污罪被告发,邀被剥夺所有封号,终身禁锢。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元桢于太和二十年死,死时50岁,他晚年史迹在墓志中有意简略回避。此外,这一时期的有名墓志还有很多,如南朝刘归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的「刘怀民墓志》,志文前刻首何题24字:“宋朝建威将军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北朝元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周哲墓志》,首题称“魏故襄城郡汝南县主簿周君墓志”;大同北魏延兴四年「公元474年」“司马金龙妻姬辰墓志”;北魏承平、和平年间「公元452-465年」《刘贤墓志》碑额题“刘戌主之墓志”;南朝的《鞠彦云墓志》和《萧伟墓志》等。这些墓志是我国丧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唐代是我国墓志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墓志主要为社会上层所享用,唐代在墓葬中设墓志的习俗已普及到庶民百姓,与民间的丧葬仪礼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丧礼中不可缺少的附葬品。民间办丧事,都要将志石和棺椁起埋入墓中。但是下层庶民百姓的墓志则显得简陋,边长仅30余厘米,少数还刻在砖上。与庶民百姓相比较,唐代达官贵族不仅普遍使用墓志,而且墓志的形制更巨大,墓中设志,已成为达官贵族一种固定的丧葬习俗和制度,已发掘的唐太宗昭陵的十几座陪葬墓内,都有墓志。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高官、贵族的墓志一般边长在70厘米以上,甚至80~90厘米以上。如1972年陕西乾县出士的《章怀太子李贤墓志》,边长87厘米,志文34行,每行33字;1960年乾县出土的《永泰公主李仙憨墓志」,每边长14厘米,文字32行,每行32字;1972年陕西礼泉昭陵附近出土的「尉迟敬德墓志」,边长有120厘米,志文共50行,每行50字,同墓出土的其夫人苏斌墓志,也毫不逊色,边长99厘米,全文34行,每行34字。除了在形制上尊溅有别外,墓志的志铭和文字上也有等级之分。庶民百姓和下层官吏,一般只记姓名、历官、祖籍、婚媾,也就是说只有志,没有铭。志文较短,约四五百文字水平不高,书法也草率平庸。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达官显贵的墓不仅志石巨大,有志有铭,文字众多,都在1000字以上,文字华美,书法水平很高,而且藻饰精致。《章怀太子李贤墓志》为12字,《永泰公主墓志》有1024字,《尉迟敬德墓志》多达220字。许多高官贵戚的志文都出自名家之手,措辞华美,及尽铺陈之能事。如咸阳出土的《扬执一墓志》,首题“右庶子集贤字士贺知章撰”;西安东郊出土的《会王李縹墓志》,志文系唐代有名文学家白居易所撰写。此外,韩愈等一大批文人都替上流社会撰写志文,这说明当时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都以请名人文人撰写志文为时尚,以附庯风雅。在墓志的刻饰方面,达官贵人十分讲究,及尽工巧,把墓志的藻饰艺术提高到一个及高的水平。唐代墓志刻饰的题材多为花草、动物,如缠枝忍冬、牡丹、四神及十二生肖等,刻饰十分精致,富于装饰效果。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如《尉迟敬德墓志》,志石四侧面镌刻十二生肖像,每个侧面刻三种生肖动物,并以宝相花分成三个单元,中刻动物,其周围衬托如意云纹。唐代墓志中,藻饰精致的代表作不胜枚举,如《杨执一墓志」、《王大礼墓志》、《张怙墓志》、《阿史那忠墓志》,都是及尽工巧的代表作。唐代达官贵人的墓志往往请当时的书法名家书写,如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曾为唐太宗的女儿汝南公主书写《汝南公主墓志》。汝南公主深得太宗宠爱,幼年天折;所以唐太宗请虞世南这位大书法家书志。书体为行书,秀逸多姿,堪称书中及品。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之子欧阳通,也是一代书法名家,曾书《泉男生墓志》;另一位唐代书法大家韩择木以隶书闻名,楷书也很有造诣,曾为唐玄宗的孙女南川公主中四有增上何书写志文,书体为楷书,圆腴秀劲,端庄静穆。留传迄今的唐代墓志很多,志主的身份上至帝王将相、文士名流,下及黎民百姓、三教九流,可见唐代墓中设墓志之风之盛。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宋承唐习,墓志之风依然盛行。墓志的撰写者,也多为当时的名人显贵,即非朝中人士,也是地方缙绅。遇到重臣故世,皇帝还令官员和文士为之撰写墓志铭,以彰功勋。苏东坡就曾奉哲宗之诏,为一些大臣写过墓志。苏东坡给人写墓志,十分慎重,非他所愿,一般不肯轻易动笔。据他自己说:“轼于天下,未尝铭墓,独铭五人,皆盛德故”「《祭张文定文》,此五人是富韩公「富弼」、司马温公「司马光」式石来重我饰文。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赵清献公「赵扑」、范蜀公「范镇」、张文定公「张齐贤」。其中司马光和富弼是奉诏而撰。苏东坡之所以很少为人撰写墓志,正是由于他不愿意去满足人子所欲显扬其之意。古人替死者撰写墓志,大多溢美失实之辞,个中原因不完拳是执笔者所愿,往往是照顾到死者亲属的要求。但也途多有一些人写墓志十分认真。宋绍兴年间,吏部尚书晏敦复,为官正直,有一次,他为一士大夫撰写墓志,写完后,拿给浙东路提刑朱敦儒过目。朱看罢说:“这篇墓志写得不错,不过,文中似乎还峡少四个字。”晏听后不肯放过,苦苦追间。朱这才指着志文中“有文集十卷”几个字说:“就在这几个字的下面,尚缺四个字。”原来,志文中称某士大夫生前所著十卷文集并没有刊行,写上“有文集十卷”不符合事实,或言过其实,应增加“不行于世”四个字,便实实在在了。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元明清墓志始终作为一种墓主人身份的标识被上层达官贵人和民间所普遍使用。yBw老吴公墓推荐成都周边便宜墓地、性价比高的、环境好的公墓、陵园
《鸣谢》:感谢您浏览29737殡葬网!《互动热线:183-283-29737》
https://www.29737.net/liyi/2019-09-12/476.html很赞哦! ()